TEL:

江西日报重磅报道!点赞新区智慧能源建设

时间:2024-03-28 来源:新闻资讯

  4月9日,在赣江新区儒乐湖新城区域集中供能项目的施工现场,一栋34米高的主体建筑正拔地而起。从现场的施工效果图看,完全“去工厂化”的建筑外观充满现代艺术感,令人感受不到它是一个能源站,其实藏有不少乾坤——8台高效热泵主机以及3个与建筑物同等高度的蓄能罐“隐藏”其中。据了解,热泵主机以管道形式与新昌电厂连接,利用该电厂发电产生的余热转化的能量,为附近片区居民、公司可以提供冷暖气,3个蓄能水罐充分的利用低谷电将冷热量储存在罐体中,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削峰填谷,最大化释放能源站的节能潜力。

  像这样的能源站,在赣江新区儒乐湖区域规划建设共10座,总投资16.52亿元,供能面积达1232万平方米。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南方地区最大的综合智慧能源项目。这是我省探索发展综合智慧能源项目,推动能源消费结构华丽转型的缩影。

  “一家四口人,120平方米住房,每年电费约7000元,其中用来取暖降温的占了很大比例,仅冬天供暖就需要电费4000至5000元。”家住南昌市红谷滩区某小区的李女士这样说。

  “目前,赣江新区集中供暖+供冷的定价是住宅每年每平方米39元。”国家电投集团江西能源销售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余贵云算了一笔账:“采用集中供能系统的,设备购置投资较传统空调大约每平方米下降10元;使用费较传统空调大概每年每平方米下降34元,较燃气取暖每年每平方米下降46.2元。同时,传统空调常规使用的寿命为8年,集中供能系统寿命为传统空调的2.5倍,达到20年。”

  “传统空调能耗高,费用也高。综合智慧能源系统集中供暖供冷,把电厂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等能量通过水源热泵‘搬运’,实现能量转移。”余贵云解释说,这种“能量搬运”技术突破传统“能量转换”“效率永远小于1”的定律,“能量搬运”效能可能达到5倍及以上,“即1度电可搬运5-6度电的能量。”效能大幅度的提升,用能费用也就大幅度的降低。即使家里每个房间都四季如春,用能费也比传统空调低。

  赣江新区这套智慧能源项目建成后,不仅仅可以完全满足新区所辖企业、商业、居民集中供冷供暖的用能需求,且能有效取代分散的锅炉房和空调系统,显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节约社会能源,有实际效果的减少城市“热岛”效应。

  九江某工业园区,10余台自建锅炉正待拆除。国家电投配套投资6亿元的综合智慧能源项目上马后,该园区生产所需所有的蒸汽都由这一个项目来提供,可淘汰落后产能,提升生产效能,且可帮企业节约生产所带来的成本。

  “企业自建燃气锅炉的蒸汽生产成本约320元/吨,由我们的智慧能源项目供气的线元/吨。上述园区一年的用汽量过百万吨,智慧能源项目每年可直接为该园区节省近亿元。”余贵云说。

  在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目前已经有江中制药、唯铂莱、新绿药、邦泰等多家药企签约入驻。中医药产业由于其制药需求也是用汽大户。据预测,该区每年蒸汽需求为30.25万吨,综合智慧能源项目介入后,则可为企业每年节省超2400万元。值得一提的是,该城区也是我省用能费用目前唯一实现供冷供暖供蒸汽“三联供”的区域。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然而,作为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的能源,其生产消费所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和环境污染不容忽视,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显得很重要。智慧能源是优化能源结构,实现清洁低碳发展,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的必然路径。

  那么,综合智慧能源到底是什么?余贵云说:“时至今日,业内尚未形成一个准确、权威的定义。我个人觉得,不同于传统单一的能源模式,综合智慧能源是以用户为核心,利用大数据、智能化控制平台,实现横向‘电、热、冷、气、水、氢’等不同能源形式,与纵向‘源、网、荷、储、用’等能源环节相互协同互补,从而最大限度发挥能源效益,降低能耗,实现节能减排。”

  2020年,我省节能降耗稳步推进,能源结构逐步优化。省发改委发布统计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0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新能源发电量110.8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2%,占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比重为8.4%,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其中,垃圾发电和生物质发电大幅度增长,同比分别增长110.0%和88.1%。

  来自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发展部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到2020年底,我省累计新能源装机达到1366万千瓦,是水电装机规模的2.07倍。其中风电和光伏发电在全省电源总装机占比达到29%,而水力发电装机660万千瓦,仅占比15%。新能源装机和年发电量双双挤入第二位,火电占比逐步降低,水电占比则退居第三。绿色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我省是“缺煤少水无油气”的一次能源匮乏的内陆省份,长期以来都是以火电为主、水电为辅的能源供应格局。如何在做好能源保障工作的同时,切实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一直是江西能源工作面临的极大挑战。有挑战就有动力,“十三五”期间,我省新能源出现了质的变化——全省新增新能源装机达到1231万千瓦,其中风电443万千瓦,光伏发电732万千瓦,生物质发电56万千瓦,累计装机达到1366万千瓦,是“十二五”末的10.1倍。截至2020年底,新能源在全省电源装机中占比达到31%,其中风电510万千瓦,光伏发电776万千瓦,生物质发电80万千瓦。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以煤电为主的电源结构,向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为主的电源结构转变慢慢的变成了共识。一方面要构建一套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与之配套,另一方面,新能源例如氢能,新技术例如储能和数字化,都是综合智慧能源的范畴。

  储能技术的研发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因为储能是实现能源高效连续利用的必要技术,可大大降低对外部能源的依赖度,并提高能源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有关专家觉得,新能源的分布与消费地区存在很明显不协调、不平衡现象。比如,风能、太阳能主要分布区域和主要消费区不同,破解这种不匹配将主要是依靠大规模储能和能源互联网技术。

  在国家调整能源结构的号召下,我省紧抓综合智慧能源发展契机。2018年7月,由赣江集团江西赣江公用事业有限公司和国家电投集团江西电力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了两家合资公司:江西赣江新区综合智慧能源有限公司、江西赣江新区绿动智慧能源运营有限公司。两家合资公司正式揭牌,标志着我省发展综合智慧能源项目迈出实质性步伐。今年年底,该公司将正式向居民开始集中供暖,也会有更多的企业享受到高质量的智慧能源服务。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