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记者在位于太康县开发区的河南省四通锅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通锅炉)采访时,正好碰到该公司将生产的6台蒸汽锅炉发往阿联酋、墨西哥、泰国等国家。“我们的锅炉已卖到全球110多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很存在竞争力。”四通锅炉副总经理冯少华对记者说。
太康县是中国“锅炉之乡”,有40多年的锅炉生产历史,目前有锅炉生产企业56家,其中规上锅炉企业28家、A级锅炉企业6家,年生产能力达6万蒸吨,国内市场占有率为35%,在我国形成了A级锅炉企业比较集中的生产基地。
四通锅炉从小作坊起家,逐渐发展壮大,不仅成为太康锅炉制造业的龙头老大,而且在全国锅炉行业也赫赫有名。然而在前几年,四通锅炉曾遇到过发展瓶颈:锅炉核心部件燃烧器大量依靠进口,制造成本居高不下,硬件缺“心”;从生产、销售再到运维,没有搭上“万物互联”的快车,软件少“智”。
这样的问题,同样存在于太康县其他锅炉制造企业。打通“心智”,才能突破发展的“天花板”。四通锅炉冷静审视行业发展现状,潜心攻克难关。
2018年,四通锅炉牵头联合河南省锅检院、上海工业锅炉研究所、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北京之光锅炉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成立独立运营的智能锅炉制造创新中心,邀请“中国锅炉之父”李之光教授、上海工业锅炉研究所王善武教授、西安交通大学赵钦新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别如山教授等19位专家入驻,汇集了国内锅炉科研顶尖力量。
燃烧器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锅炉由锅和炉组成,锅很大,技术门槛却不高;炉(燃烧器)很小,却是成套设备的关键核心,占了成本的大头。在“双碳减排”高要求的今天,燃烧器不仅要有高燃效,还需要面对极为严苛的排放标准。四通锅炉不掌握燃烧器生产技术,只能从国外进口,成本很高。在专家组全力攻坚下,四通锅炉经过反复实验,终于攻克超低氮燃烧技术,自主制造了新一代燃烧器,并经中国特定种类设备检测院实测,氮氧化物排放量低于30 mg/m3,远远低于国际标准,且成本优势显著。这项技术让四通锅炉成功实现进口替代,目前已大范围的应用于公司的贯流式锅炉上。“自从用上我们自主生产的燃烧器,成套设备成本降低了30%左右,而且更环保了,让我们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更明显了。”冯少华说。
硬件缺“心”问题得到解决,软件少“智”问题也在突破。四通锅炉投入巨资,于2019年建成河南省第一个锅炉行业远程运维工业网络站点平台,利用先进的标识解析、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解决锅炉行业都会存在运维过程无法实时获取运行参数、运维效率低、节能减排缺乏有效手段的痛点。这样的平台的建成投用,有效汇聚锅炉行业生产资源,赋能锅炉厂家远程运维能力,降低锅炉企业综合成本,极大的提升了行业整体监测水平,受到锅炉行业的高度关注。截至目前,已有100多家锅炉制造及关联企业入驻该平台,1.6万余台锅炉设备编号入网,实现了线上智能监控。以此为契机,四通锅炉站在工业物联网的顶端,极大的提升了区域和行业影响力,从设备提供商转型为服务型制造企业,成功拓展新业务。
2020年,借助成功建设工业物联网的东风,四通锅炉牵头建设太康县锅炉行业共享制造产业园。为什么叫“共享”?冯少华的解释是:“这个产业园要集合行业之力,解决行业共性难题,共享制造中心提升生产效能,让太康锅炉行业实现设计能力共享、生产能力共享、服务能力共享。”
共享制造产业园里有激光切割机、焊接机器人、数控管材加工线、数控铣边机、智能翻转平台、数控钻床、数控自动埋弧焊接、数控卷板、数控弯管等一大批智能化设备,能够解决锅炉生产中的绝大部分问题。今年10月,太康县一家锅炉厂接到一个订单,但其切割设备不足以满足工艺技术要求,他们来到共享制造产业园,利用园里的激光切割机完成钢板切割,然后在自家厂里做完剩余工序,顺利交货。
在产业园里,共享的不单单是设备与技术,还能通过工业物联网,实现产能动态共享、弹性匹配。共享锅炉制造产业园总工程师田志坚解释:“动态共享就是企业的生产需求过来后,我们的智能生产系统自动分解任务,自动生成工序,从原料采购到产品出厂,企业不用重复投入设备。弹性匹配可形成智能排版,可在一块板材上同时加工不同厂家的零件,让材料利用率实现最大化,也让设备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如果说以前的太康县锅炉企业是各自为战,现在则是通过工业物联网、共享产业园形成较为强大合力,朝着百亿元产业集群一起努力。“到今年年底,太康共享锅炉制造产业园项目可实现年产2万蒸吨锅炉、100万套锅炉配件的产能,产值可达20亿元。项目二期预计将于12月中旬开工建设,项目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可超百亿元。”冯少华说。
如今,太康县把共享锅炉制造产业园作为引领锅炉行业发展的抓手,以四通、韩科、恒安、太锅等骨干企业为骨架整合行业资源,再造整个工业锅炉行业的生产架构。预计到2023年年底,全县锅炉制造业产值将达到150亿元,利税12亿元。
【世界说】美墨边境死亡人数连年增加……美媒:数量庞大的监控设备将寻求庇护者和移民引入“致命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