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是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统一大市场的必然要求,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营商环境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空气”和“土壤”,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格外的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关注“客户的真实需求”,瞄准“使用者真实的体验”,着力打造“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推动各地各部门“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各类经营主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得到一定效果提升。
聚焦急难愁盼,通过强化数字赋能,近年来我市已经建立了项目全流程、全要素、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各地主动服务、用心服务、高效服务的意识明显地增强。各板块、各有关部门持续增强“首创意识”“唯一意识”和探索精神,着力在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各项工作中出亮点、树标杆、铸精品,力争推出更多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力的营商品牌,加快项目落地、开工、投产、达效。
聚焦企业跨区域经营和群众异地办事需求,我市持续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省内通办、跨省通办,做到就近办、异地办。
政务服务中心从企业和群众视角出发,将需要多个部门办理或跨层,关联性强、办理量大、办理时间相对集中的多个事项集成办理,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件事一次办”、“一类事一站办”服务。
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促进区域间各类要素自由流动的重要支撑。淮海经济区10个城市从2020年底就实现了企业开办、交通运输、异地就医、住房公积金等“跨省通办”服务,探索构建了“标准统一、异地受理、远程办理、协同联动”的服务新模式。
一年来,我市着力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加大税费优惠力度、扶持中小微企业未来的发展、推行包容审慎监管、优化政务服务,在一系列惠企稳企安企政策带动下,我市经营主体持续稳定增长。
来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统计表明,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有经营主体注册户数142.45万户,较2022年底增长了6.09%。
“我本想办理个体户注销,然后再成立新公司。窗口人员告知,徐州市推出了‘个转企’改革,可以在原个体户未注销情况下,直接转为企业,这个政策对个体户来说,真是太好了!”成功办理“个转企”业务的邳州市金三耳明静玉器有限公司胡女士开心地说。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市政务办联合推进“个转企”试点工作,通过与税务等部门进行数据比对,构建“一次办、二合一、三不变”服务体系,实现“个转企”登记一次变更到位,保障原统一信用代码、原字号、原享有权益不变,2023年共办理“个转企”117家。
全市进一步放宽经营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健全特殊情况下注销配套制度,我市积极地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推进开药店、开餐馆、开便利店“一件事”改革,拓展企业开办“一网通办”经营事物的规模等改革创新工作,推动经营整体的结构优化、质量提升。
为了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加速项目投产达效,徐州经开区对赛摩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占地50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的厂房提前收储,创新采取带资产挂牌土地出让模式,保障江苏威拉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二期项目尽快开工建设、缩短施工周期。去年4月威拉里新材料及3D打印项目“交地即拿证,拿证即开工”,如今慢慢的开始试生产。
全球三大便利店之一的罗森连锁便利店,从泉山“春季招商”活动上签约到开业,仅用45天时间,彰显了泉山优质的营商环境。为确保罗森便利店尽快开业,泉山区行政审批局在第一时间为其完成了证照办理,真正将“店小二”精神落实到服务企业的方方面面,确保企业有求,政府必应,大幅度的提高企业和群众办事满意度、获得感。
政务服务质量事关营商环境水平和群众的获得感,而这与一件件具体的政务服务事项紧密关联。我市加快推进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办理,推动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业务单元化、受理标准化、场景颗粒化,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
围绕塑造一流政务服务品牌,今年我市积极完善四级政务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服务事项向村(社区)等便民服务站集中,推广更多事项自助办理,以审批结果快递送达实现闭环管理,着力打通便民利企服务“最后一米”,推进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企业和群众诉求“一线应答”。
“尊敬的吴明志老人,您已达到享受尊老金的年龄,本月尊老金已发放到您的社保卡银行账号,请注意查收。”前不久,家住沛县的80岁老人吴明志收到了这样一条提示短信,“坐在家就拿到了这笔钱,打心眼儿里感到温暖。”
一个小服务从“能用”变成“好用”,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曾经需要一个月的审批流程,现在只需要几十秒钟就搞定了。老百姓办事省了时间和成本,享受到了数字化改革带来的新红利。”
市公安局“e心办”政务服务网办中心通过重新梳理审批服务业务,把涵盖刑警、治安、出入境、交警、禁毒、网安等警种,涉及部、省、市30 个业务平台的共140 项网上审批业务,统一集中在“e心办”平台网上办理或掌上办理,先后增设“居住证办理”“临时身份证办理”“边境通行证办理”等群众呼声较高的便民事项9项,努力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
市住建局坚持挂图作战,年初即将市政府重大产业项目和重点城建项目库信息纳入“一张网”实时跟踪,助力全市重点项目建设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点来抓,全天候为重点工程输出高质量审图服务。目前,全市形成审图“一盘棋”新格局,审图服务全面升级到新型“键对键”不见面数字化审查,有力促进了我市审图工作规范化发展步伐,彻底结束了多年来建筑设计企业携图“多头跑多头审”现象。
作为徐州经开区的起步区和发祥地,金山桥街道设立“店小二”式工作专班,为企业配备一对一“服务专员”,在线上推进一网融合、信息共享的同时,线下建立“一刻钟”服务商圈。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招商引资的“强磁场”,一年来,街道先后引进了徐州国刃纳米科技、赛摩凌榕新能科技(江苏)、江苏创特特种车技术研究院等项目,新增企业220 余家、个体工商户50 余家。
徐州高新区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的技术,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的智能审批,达到“秒批”效果。“建筑垃圾(渣土)处置准运审批”项目,已于去年10 月26 日上线试运行,全流程网办业务已办21 件,发放电子证照226 个。“户外广告设置审批”应用场景近期也将上线试运行。
随着企业对大件许可办理速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通过多次走访、调研、座谈论证,针对徐工集团、江苏四方锅炉、金鼎锅炉等十余家企业大件产品型号尺寸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大件运输需求量占比较大、信用较好的企业,推出了“信用+ 承诺+监管”审批模式。企业网络传输相应勘验资料,行政审批人员远程审核,审批时间压缩60% 以上,企业物流成本下降了20%。
聚焦“省42条”政策和“市32条”细则落实情况,我市搭建惠企政策“直通车”,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和追踪问效,真正将“政策力度”转化为企业“体感温度”,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全面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建立涉企行政合规制度,积极打造区域营商环境高地。
为切实助企纾困稳增长,进一步解决企业服务的痛点、堵点和难点问题,市工信局、市大数据管理中心联合徐工汉云推出“徐企通”一站式惠企服务平台,以“营商惠企、一键通达”为宗旨,通过政府引导、公益带动、社会参与的方式,为公司可以提供看得懂、找得准、用得好、高质量的政策服务,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助力营商环境优化,积极为企业纾困解难。
市市场监管部门探索开展分型分类培育和精准帮扶个体工商户,联合邮储银行徐州市分行开展2023年全市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活动,赴各县区宣讲政银携手金融支持政策,解决个体工商户融资难题。2023年,共为8000余户个体工商户发放贷款共计15.88亿元。
为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规范化、便利化水平,提高政务服务满意度,徐州经开区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内涵,变“企业找服务”为“服务找企业”,探索“全生命周期”代办新模式。中小企业代办队自建立以来,平均提速70%,将企业从营业执照到施工许可证办理完成平均时间压缩至40天。
市税务系统切实践行以纳税人缴费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聚焦纳税人失信隐患发现晚、指标扣分修复迟、结果应用范围窄等明显问题,以全面提升企业满意度、获得感为目标,打造“纳税信用小助手”特色服务品牌,在大大降低纳税人信用管理成本、提醒纳税人防范信用风险、帮助纳税人及时进行信用修复的同时,助力纳税人自觉规范涉税费行为,培育诚信纳税习惯,优化税收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为支持经营主体发展,我市各地各部门正在构建长效工作机制,促进惠企政策落实,解决经营主体的急难愁盼问题,以实际行动助力我市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