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

他是交大头号“男神”!

时间:2023-11-16 来源:火狐体育官网app入口

  清风徐徐,樱花烂漫,2016年初春的西安交通大学校园因120周年校庆而愈发美丽。

  思源学生活动中心门口,一位老人手拄拐杖,在家人的陪伴下缓慢走进校庆晚会现场。两个小时的文艺汇演,重现了交大“风云两甲子,弦歌三世纪”以及西迁六十周年的漫漫长路,也将这位年近百岁的老人带回了当年的峥嵘岁月。

  1947年初,陈学俊在美国有着“锅炉制作者” 美誉的普渡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回到上海,同年10 月,28岁的他被聘为交通大学机械系兼任教授,从此开始了与交大近七十年的情缘。

  由于当时国内时局动荡不安,已在台湾的二哥陈学仁让父母带着五弟陈学仪前往台湾躲避战乱,并让陈学俊一家也尽快赴台。是走还是留?面临人生当中第一次重要的选择,陈学俊仔细研究了中国的各项主张,最终选择留在上海,参加新中国的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后,国内培养锅炉行业高级人才的大学里,没有一本用中文编写的教材,陈学俊决心改变这样落后的现状。他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把在美国搜集的资料整理消化,结合自己在美国参加当时世界最大的10万千瓦发电机组建设积累的经验,编写了《燃气轮机》一书。该书于1949年面世,是我国第一本燃气轮机教材。此后,他陆续编著出版了《实用汽轮机学》《蒸汽动力厂》《锅炉学》《锅炉整体》《锅内过程》等14部专著,翻译热工程理论基础、锅炉设备等方面的专业书籍120万字,为新中国培养动力类专业高级人才提供了大量教材;1948年,陈学俊还在上海创办了国内第一个热能动力方面的刊物《热工专刊》,对当时国内外的学术交流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工程热物理学的发展。

  自从瓦特对蒸汽机做出重大改进并带来工业革命到今天,锅炉一直是生产各类动力的重要装置,相关理论研究也在不断深化。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开始生产电站锅炉,独立自主发展电力工业,当时从设计、制造到安装调试、运行等,一切都是空白,缺乏适合中国国情的设计数据和计算公式。

  为了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陈学俊筹建了我国高校中第一个锅炉专业,培养这一领域的高级人才。他还在国内首先提出发展超临界发电机组的建议,主持了6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的参数选择研究,筹建了国内第一个可以工作到临界压力至超临界压力的高压试验台,这在当时的国外高等学校中也属罕见。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陈学俊参与指导了上海锅炉厂第一台直流锅炉的设计;七十年代,主持解决了上海南市发电厂本生型直流锅炉的严重脉动问题;八十年代初,他又提出了工业锅炉大型化、火电机组近代化等建议,并进行详细分析论证,为国家能源技术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获国家科委、计委、经委颁发的重要贡献奖,在动力工程行业具有崇高声望及巨大影响。

  1980年以来,陈学俊又根据核电、国防现代化、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国际多相流与传热领域的发展动态,结合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对国际上尚属空白的螺旋管及尚不成熟的水平管、垂直下降管等管型内汽液两相流和传热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一系列开创性成果,为发展我国亚临界、超临界压力大容量变压运行机组锅炉提供了理论依照,部分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管内两相流动与传热研究在1986年国家教委科技司组织的中外专家评审中,被一致认为属国际领先水平。他根据多年研究而编写的《锅炉原理》《两相流与传热原理及应用》《多相流热物理学》《气液两相流与传热基础》等书也成为中国两相流域的经典著作。

  这些年,陈学俊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发表论文250篇。2002年,已经83岁高龄的陈学俊还与夫人袁旦庆合著了《能源工程》一书。

  20世纪80年代末,陈学俊等老一辈科学家认识到动力工程多相流研究在国民经济发展和能源动力、石油化学工业工业中的及其重要的作用,申请在西安交通大学建设我国唯一的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1992年实验室通过国家验收。在陈学俊的带领下,经过多年努力,实验室形成了一支知识和年龄结构符合常理、实力丰沛雄厚的研究队伍,先后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700余项,其中国家高技术探讨研究发展计划项目35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课题35项。相关研究成果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达数十亿块钱,在我国能源、动力、石油、化工及环境等行业的科学技术进步中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

  作为实验室名誉主任,年近百岁的陈学俊院士每周都要去实验室,继续发挥着光和热。

  自步入教育领域,陈学俊亲自教过的学生有2500多人,可谓人才辈出,其中有6人成为两院院士。1955年9月,交通大学锅炉专业开始招收两年制研究生,陈学俊指导的三人中的林宗虎于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一对西安交大院士师生被传为佳话。林宗虎说他取得的成就都得益于陈学俊的培养。

  1980年,国务院学位制度公布,陈学俊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工科评议组成员、第一批博士生导师。他培养的74名研究生中,36人获博士学位, 34人获硕士学位,博士后4名。陈学俊的学生郭烈锦1989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92年,年仅29岁的郭烈锦由于成绩突出从讲师破格提升为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并于1999年成为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3年,郭教授获得万人计划科学技术创新领军人才,曾任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现任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4年,他指导的博士白博峰教授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除了对学生的悉心教诲,陈学俊还捐出大量资金奖励莘莘学子。1996年,陈学俊将获得的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的10万元奖金,分赠给了安康希望工程和西安交通大学,以设立研究生奖学金。2006年,陈学俊院士又在学院内设“陈学俊优秀奖学金”,至今已奖励学生160人,发放奖学金31.5万元。2016年,在交大120周年校庆之际,陈学俊再次向学校捐款20万元,用于奖励梦想的新一代。他还经常以他自己在旧社会怀着工程救国、科学救国的思想,历尽坎坷、刻苦求学的困难情景,以及新中国的良好学习环境为题材,启发学生珍惜宝贵年华和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勤奋学习、勇于探索,为国争光。

  几十年来,陈学俊在教育科研领域勤奋耕耘,为国家的强盛繁荣奉献出了全部力量。

  1952年,陈学俊加入九三学社,成为派的一名成员。1956年,陈学俊积极做出响应周恩来总理的号召,赞成交大全迁西安方案,并代表交大九三学社表态拥护西迁,提出“越是苦,我们就越想报效国家,彻底扎根西部。”

  为了表明决心,他还将上海的房产捐给了国家。1957年9月,陈学俊一家六口乘坐第一批搭载着交大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教师专列,从上海来到了西安,从此投身大西北建设。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陈学俊也迎来了新的春天。1980年5月,在九三学社西安分社五届一次全委会上,陈学俊当选为九三学社西安分社常委,并作代表之一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九三学社为四化服务交流会”,作了题为《为四化建设做好本职工作》的发言,开始了参政议政的工作。

  1982年,在十二大上提出能源问题是我国新时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陈学俊听后十分激动,并结合自己专业开始了能源政策研究。陈学俊认为,尽管国际学术界已开发出不少具有替代性作用的新型能源,但中国现有能源的合理使用对国家的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更重要。为此他写下《煤炭的合理使用与提高利用率》的文章,阐明自己的观点,自此,能源问题成为他参政议政中一个重要主题。除此之外,他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领衔提出的“关于开发新欧亚大陆桥经济开发带的建议”,被列为全国政协重点提案,国家计委很看重,并组织专家在京进行讨论。他1997年在全国政协八届五次会议上提出“加快扶贫步伐、尽快改变西北地区落后面貌”的提案,被评为优秀提案之一。

  随着国家对中国西部地区发展的日益重视,陈学俊深感作为一个西部地区扎根的知识分子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于是他在工作期间经常留意群众的切身问题,并常常到企业、单位去考察,了解情况,将一些重大问题及时反映给有关部门。每逢佳节他还常常受省人大常委会和九三学社省委机关委托,看望和慰问那些为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贡献的同志。

  2016年5月30日,全国科学技术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习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由于年龄原因,陈学俊院士未能亲临大会,但他通过电视观看了“科技三会”盛况,心情十分激动。他说:“提出,广大科技工作人员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让我感受很深。几十年来,许多科技工作人员就是这样做的。希望年轻的科技工作人员发扬优良传统,勇担重任,勇攀高峰,为把中国建设成世界科学技术强国发奋努力。”

  岁月如歌,从清晨走到黄昏,从黑发走到白发,无论是在风云变幻的年代,还是在成功辉煌的岁月,陈学俊都坚持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在他所热爱的领域中留下坚实的足迹。如今,这位年近百岁的老人依然漫步于兴庆湖畔,彩虹桥上,继续他不老的人生。

  (本篇文章由九三学社西安交通大学委员会委员李红和陈斌撰写。全文刊发于中央统战部主管刊物《中国统一战线期“人物”专栏)

  陈学俊,1919年3月生于安徽滁县乌衣镇,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热能动力工程专家,我国锅炉专业、热能工程学科的创始人之一。1947年10月任教于交通大学,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历任九三学社陕西省委会主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