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脱落后,水箱底部钢筋 铸铁管件上的文字“昭和十三年” 长辛店水塔与民房相邻
随着城市供水设施不断改善,分布在北京城乡各处的水塔已逐渐淡出百姓生活,成为很常见却又容易被忽视的工业遗迹。北京青年报记者近日走访发现,位于丰台区长辛店火车站西侧的一座老水塔已停用多年,因产权关系不明缺乏维护,其沉重坚硬的水泥墙皮时有坠落,成为悬在附近居民头顶上的安全风险隐患。对此,该水塔所在社区的工作人员表示,将把有关问题向上级部门汇报。
北青报记者在走访中还发现,这座水塔内部的铸铁管件上有“昭和十三年”字样,表明其很可能建于抗战时期。对此,文物专家这样认为,当前正在进行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长辛店水塔若合乎条件,可将其认定为文物并加以保护,这有助于排除建筑上的安全风险隐患,同时丰富北京地区的文物遗存。
花园南里61号院,位于丰台区长辛店街道陈庄社区,不同于附近其他平房院落,该院内矗立着一座圆柱状水塔,虽已停用多年,但仍是长辛店的地标建筑之一。家住花园南里61号院的谢振奎反映,从五年前开始,每逢大风天气,塔顶水箱外部便有可能会出现水泥脱落,大大小小的水泥块径直落入院内,所幸还未伤到人。为解决悬在头顶上的隐患,谢振奎联系过街道、社区等单位,但最后既找不到水塔的产权单位,更无人来维修。
北青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座水塔从上至下由水箱、支座和基础三部分所组成,形似一只大手电筒,目测水箱距地面超过10米,水泥脱落点大多分布在在水箱的北下沿处,导致建筑内部的钢筋。“冬天经常刮北风,所以水泥脱落集中在水箱北边一侧。”谢振奎边说边捡起一枚手掌大的水泥块,同时指着地面一块碎裂的瓷砖说,“这就是让它给砸的。”北青报记者看出,这块水泥疙瘩颇有分量且边沿锋利,若砸中人后果不堪设想。
水塔的产权到底归属于哪家单位?对此,当地居民及有关部门也未能给出统一答案。有人说它归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供电段管,也有人说它属于北京市自来水集团长辛店分公司。北青报记者先后致电这两家单位,双方均表示在各自的设备台账上并无长辛店火车站西侧水塔。
随后,北青报记者致电长辛店水塔所在的陈庄社区,一名男工作人员表示,长辛店水塔所在的平房区多为铁路单位的职工宿舍,“曾听当地老人讲,这座水塔是由日本人修建,后来长辛店引入市政自来水,水塔随之停用。”该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也不能确定这座水塔的产权单位,但会将其存在的安全风险隐患向街道办事处汇报。
北青报记者发现,建在长辛店火车站西侧的这座老水塔与常见水塔不同,它远看是座水塔,近观又像是一座碉堡——在水塔支座上的大门周围,水平分布有5个观察孔,其外部为正方形,向内逐渐收窄,内部装有平推式铁窗和木制窗台,具有较强的防御功能。铁路文化学者、北京市文物保护协会会员王嵬判断,观察孔形似碉堡上的射击孔,内部窗台有很大的可能是枪台,需要观察周围情况时可将铁窗打开、并架设机枪。
北青报记者跟随王嵬实地踏勘发现,水塔的出入口设有两道对开大门,外门由钢板和角铁焊接而成,看上去十分牢固,里侧为一道木门,步入水塔后光线变得昏暗,支座底部堆放的杂物满是尘土,还有一台铸铁锅炉,四根笔直的钢管直通塔顶的水箱。顺笼梯向上攀爬,可到达水箱下方一处由钢架和木板搭建的平台。水箱中央有一垂直孔道,沿笼梯继续攀爬可至塔顶门房,屋内有一水箱顶盖,掀开铁盖能看到水箱里面干涸,证明水塔确已停用。
经过反复在水塔内壁和管件上探索,王嵬在一处铸铁管件上发现一列随管件铸造而成的文字“昭和十三年”,字上方依次为“圆形标识”、数字“150”和“*”形标识。王嵬解释,“昭和”是日本第124代天皇裕仁在位时使用的年号,“昭和十三年”即1938年。“种种迹象说明,这座水塔有可能是抗战时期建造,为长辛店火车站及周边区域供水。”王嵬说。
北青报记者发现,在水塔西侧有一条以“自来水”命名的胡同。据《北京市丰台区地名志》记载,这条胡同因在1937年首先用上自来水,故名自来水胡同以示纪念。但这条胡同的命名与水塔是不是真的存在关联,还有待进一步查证。
长辛店水塔是在何时停用的?据居民谢振奎回忆,他于1964年搬到现址居住时,水塔就已经存在。当时每到冬季,为防止水塔管件冻住,会有工人进塔内烧锅炉,但随着水塔停用便再无人维护,水塔也慢慢的变成为附近孩子的“游乐场”,经常有小孩在其中攀爬嬉戏。“算下来这座水塔已停用50多年了,避雷针等设施也已损坏。”谢振奎告诉北青报记者,今年还有影视剧组找到这里拍摄,“有工人爬到水塔顶上去布光”。
北青报记者查阅资料发现,为保证水塔在寒冷季节正常使用,上世纪50年代曾采用火炉取暖的方案,但因运营费用较高,自60年代以来已逐步被淘汰。对于水塔停用的具体原因,谢振奎并不清楚,北青报记者也未找到确切记载。但据多名当地居民分析,这或与停用自备井、长辛店建自来水厂有关。
关于当地居民提到的自来水厂,北青报记者查阅资料发现,1937年至1948年,长辛店为宛平县政府所在地,在抗战时期,日本人接管了长辛店火车站以及周边的二七厂等单位,并在长辛店周边开发水源地。据《北京自来水发展史》一书记载,上世纪50年代初,北京市人民政府为解决长辛店地区集中供水,于1953年1月、1954年1月分别决定:将中国人民装甲兵司令部管辖的杜家坎水源地、北京铁路局管辖的东河水源地划归北京市自来水公司(现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管理,这两处水源地均建于抗战时期。北京市自来水公司接管两处供水设施后,于1954年组建长辛店水厂。
长辛店水塔在形制上并非“孤本”,该造型的水塔在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多有遗存。据王嵬介绍,他在北京、保定、廊坊、沧州、唐山、枣庄、胶州、新乡、卓资山、汤山城、呼和浩特等地的火车站附近,已发现同形制水塔20余座,多数已经停用,有的后来被拆除。“这些水塔的造型非常相似,而且支座周围均分布射击孔,非常有可能出自同一张设计图纸。”王嵬分析说。
值得一提的是,与长辛店水塔同形制的水塔,有的已被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王嵬介绍,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的集宁火车站南站水塔,是日本侵略者在1940年修建的,停用后未被拆除。2015年8月,集宁区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内蒙古自治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这类水塔在北京地区现存已知有五座。除在长辛店外,在丰台火车站附近、琉璃河火车站附近、南口火车站附近、顺义火车站附近,都遗存有形制相同的水塔。”王嵬说。
根据王嵬提供的线索,北青报记者走访丰台、房山、昌平、顺义四区,分别找到另外四座水塔,其外形与长辛店水塔基本相同,只是由于所处地理环境不同,水塔的高度存在一定的差异。除顺义火车站附近水塔被民房包围无法靠近外,北青报记者在其余水塔的支座上,均发现了同样形制的出入口和射击孔。
走访中北青报记者看出,在北京地区这五座同类型水塔中,琉璃河火车站附近的水塔仍在使用,为附近铁路宿舍的居民供水。这座水塔所处的琉璃河给水所院内,还设有泵房、消毒室、材料库等建筑,水塔内外干净整洁,避雷针等设施齐全。在水塔内部的铸铁管件上,北青报记者找到了“昭和八年”(即1933年)字样,这一年份比长辛店水塔铸件上的年份信息要早5年。
在南水北调引水入京后,北京从2008年后逐渐停止从地下采水,北京人陆续告别自备井,喝上市政管网供水,很多水塔也陆续停用。北青报记者走访发现,北京及周边地区停用的水塔主要存在四种现状:闲置、拆除、保护及再利用。
在这些水塔中,像长辛店水塔这样闲置的情况较为普遍——默默矗立在那里,鲜有人问津,成为常见却又容易被忽视的建筑物。
此外,还有些水塔已彻底从公众的视野中消失。今年8月4日,在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内,一座建于1997年的倒锥式水塔在完成历史使命后被拆除。在通州区北机家属院内,也曾经有一座拥有53年历史的水塔,上世纪70年代其主要为居民供水,随着供水设施改善,该水塔于2010年停用,多年来因缺乏维护不时出现墙皮脱落,为保障群众出行安全,于2023年7月拆除。
少数水塔在停用后改变了用途。北青报记者走访发现,在延庆区有一座废弃水塔,相关单位在2019年为其全面粉刷装饰,摇身一变成为世园会的户外广告。在通州区的中图文创园内,也有一座停用的水塔于2023年被改为咖啡馆。
另有一些水塔因具有文物价值而被保留下来。如“通县发电厂自来水塔”作为北京地区早期工业建筑的代表性实物,于2001年公布为通州区文保单位。京张铁路建成初期,全线座,但随着内燃机车取代蒸汽机车,水塔逐渐荒废甚至被拆除,仅有两座幸存下来,分别位于下花园车站和康庄车站,这两座水塔于2018年、2019年先后被官方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
刘卫东:像长辛店水塔这样一座地标性建筑,其产权单位、管理使用单位不该是本“糊涂账”。水塔的结构稳定与否,关系到群众的生命安全,当地政府部门应请相关鉴定机构,检测水塔的结构是不是存在安全隐患,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置,在排除水塔安全风险隐患的前提下,再开展相关的历史调查。
刘卫东:必须感谢铁路文化学者王嵬的新发现。在文字记载稀缺的情况下,他在水塔内部发现的文字“昭和十三年”成为证明水塔身份的重要依据,说明这座水塔的建造、使用和日本人存在密切关系,而1938年恰恰与日军占领长辛店的时间段相吻合。考虑到水塔应先有建筑、再布设管线,其建造时间有可能还要早于1938年。
刘卫东:1949年以后,我国已开展过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现正在进行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建议有关部门借“四普”拾遗补缺,将长辛店水塔这类新发现纳入调查范围。
长辛店不仅是京西南的古镇,而且具有深厚的工业文化渊源,水塔作为一座工业建筑遗存,虽然已经停用多年,却为研究抗战时期的城乡供水,以及长辛店地区的战略意义,提供了一手的物证,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但长辛店水塔的产权关系尚不明确,需要铁路、水务、文物、地方政府等多部门共同参与调研,汇集有价值的历史信息,从而为专家进行文物认定提供参考依据。考虑到该形制水塔在昌平、顺义、房山也有遗存,文物部门也可以对其开展联合调查。
刘卫东:就现有的信息来看,长辛店水塔很可能建于抗战时期,由日本人建造的可能性较大。1937年日军侵占北平后,修筑了碉堡、飞机堡等军事设施,分布在北京的多个区,能留存至今的很多已被官方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成为价值独特的历史物证。长辛店水塔若能被官方认定为文物,将有利于建筑物的维修养护,进而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同时丰富北京地区的文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