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

先有汽车还是先有摩托车95%的人都不知道_车家号_发现车生活_汽车之家

时间:2024-06-15 来源:火狐体育官网app入口

  如果说汽车和摩托车天生就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搭档,可能大多数人都不会相信,但(zhong)是(dian),事实上汽车和摩托车从诞生开始就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对于轮船、火车以及大型货运交通工具来说,小型汽车和摩托车的诞生相对都晚了许多年,而显然和机械化交通工具的动力来源有着密切的关系。自从18世纪初期蒸汽机诞生后,世界各地的能工巧匠便不断尝试机械化交通工具的发明创造。

  到了19世纪初,由蒸汽机驱动的轮船、汽车、火车相继问世,由于工作原理的关系,蒸汽机大多体积十分庞大,因此只能用于大型货运交通工具。虽然1859年,比利时工程师艾蒂安·勒努瓦(Etienne Lenoir)发明了以煤气为燃料的两冲程内燃机,并在1860年将其装在了小型运输车辆上,但按照现在的标准来衡量的话,这些都还只是载客载货的商用车。

  直到德国的尼古拉斯·奥古斯特·奥托(Nikolaus August Otto)博士在1876年发明了以汽油为燃料的四冲程发动机后,小型私人机械化交通工具的诞生终于成为可能了。不过奥托似乎并没有将注意力放在私人交通工具上,而是将工业动力作为主要发展方向。

  当法国工程师古斯塔夫·特鲁夫(Gustave Trouvé)在1881年发明了以铅酸电池为动力的电动车后,曾经为奥托博士工作的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和威廉·迈巴赫(Wilhelm Maybach)在1982年相继离开了德意志瓦斯发动机公司,开始了小型私人机械化交通工具的研发。

  随后戴姆勒和迈巴赫在斯图加特的郊外康斯塔特设立了工厂,着手小型高速汽油机的开发。1883年戴姆勒发明了一种全新的点火系统,从而将四冲程奥托发动机的转速从180-200转提高到了700-900转。随后在1885年,装备0.5马力的264毫升四冲程发动机的木质四轮车问世了,戴姆勒在8月29日为自己的创新申请了专利。

  尽管比当今摩托车多出了左右两个辅助车轮,但前后主车轮以及发动机位于座位之下的设计则在之后成为了摩托车设计的主流方向,因此后人也将其认定为世界上第一辆款摩托车。随后的11月10日戈特利布·戴姆勒的长子鲍尔·戴姆勒(Paul Daimler)驾驶者这款车达到了12公里/小时的速度,同时也让自己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摩托车骑手。

  而与此同时,另一位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Karl Friedrich Benz)也在曼海姆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款以汽油为动力的三轮汽车,并在1886年1月29日申请了专利。人们普遍将这款车看作世界上的第一款汽车,也就是说汽车的诞生仅仅只比摩托车晚了几个月而已。然而后来关于摩托车创始人和汽车创始人的故事却远比想象中精彩得多。

  作为现代汽车的鼻祖,大家通常把本茨的首款车称为“奔驰1号”。在早期版本上,这款车采用了一台0.9马力的785毫升卧式单缸二冲程汽油发动机,最高车速能够达到15公里/小时。而后期则升级为性能更稳定的0.8马力的984毫升单缸四冲程汽油发动机,最高车速则提升到了16公里/小时。

  另一方面刚刚完成了首款摩托车的戴姆勒又在1886年将立式发动机安装到了世界第一辆四轮汽车上。随后戴姆勒在1890年11月28日与麦克斯·杜滕赫费尔(Max Duttenhofer) 及威廉·罗伦斯(Wilhelm Lorenz)共同建立了DMG(Daimler-Motoren-Gesellschaft)公司时,并任命迈巴赫为总工程师。

  不过很快DMS公司的财务情况就开始恶化,在迈巴赫就离开了公司后,戴姆勒也随之与英国工程师弗雷德里克·西姆斯(Frederick Simus)合作,在英吉利海峡的对岸成立了新的公司The Daimler Motor Syndicate Limited。为了获得戴姆勒的专利和商标使用权,西姆斯不得不向DMS购买之前戴姆勒的专利。

  依靠出售技术授权和商标使用权,DMS终于恢复了生机,戴姆勒和迈巴赫也在1895年11月回到了DMG公司,分别担任总督导和首席技术官。而The Daimler Motor Syndicate Limited则获得了戴姆勒的商标使用权以及在英国地区的专利使用权。也正因如此,DMG在1897年推出自己产品时不得不放弃戴姆勒的名称,转而使用“凤凰牌”进行注册。

  1899年3月,一辆被命名为“梅赛德斯(Mercedes)”的凤凰牌汽车在法国“尼斯之旅”汽车大赛上一举夺魁,而驾驶这款赛车的车手就是时任奥地利驻匈牙利总领事的埃米尔·耶利内克(Emil Jellinek),这位对赛车有着狂热爱好的欧洲大土豪不仅是DMG汽车在法国代理商,而后也成为了DMG公司的投资人兼董事长。

  据说当时,耶利内克就建议以其女儿的名字“梅赛德斯”作为新的品牌名称,不过戴姆勒似乎并没有接受。但很快戴姆勒便于1900年3月6日去世了,而耶利内克则在同年成为了DMG的董事长。1902年DMG正式将“梅赛德斯”注册成为车型品牌并一直沿用至今。而耶利内克则也就被人称为了“梅赛德斯之父”。

  或许是由于好友的去世,迈巴赫在DMG公司的地位逐渐下降。1907年迈巴赫离开了DMG公司,并随后与儿子卡尔·迈巴赫创立了定位于豪华车的迈巴赫品牌。而在稍早一些的1906年,本茨也和他的两个儿子在拉登堡成立了家族化的本茨公司(Benz & Cie)。

  随着20世纪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德国也陷入了经济危机。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福特汽车的崛起,对德国汽车工业发起了很大的冲击。为在经济寒冬下能够抱团取暖,DMG公司和奔驰公司在德意志银行的推动下,于1926年6月合并。

  合并后的新公司改名为戴姆勒-奔驰(Daimler-Benz AG),而车型的品牌则为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顺便说一句,在中国人们通常会把所有三叉星标志统称为奔驰,但事实上,奔驰既不是企业名称,也不完全是车型品牌,对于梅赛德斯来说,奔驰(Benz)只不过主品牌的后缀之一。

  后来随着戴姆勒-奔驰与克莱斯勒合并,企业名称一度变更为戴姆勒-克莱斯勒,但随着2007年将克莱斯勒部分出售,企业名称也相应恢复成为戴姆勒股份公司 (Daimler AG)。由于此前已经将戴姆勒的商标使用权转让给了英国的戴姆勒公司,因此在改名前德国戴姆勒则免不了也要支付一笔不菲的转让费。

  原本拥有戴姆勒商标使用权的英国戴姆勒早在1960年就已经被捷豹公司收购,而最终戴姆勒和捷豹又一起被福特买下,因此据说德国戴姆勒为此向福特支付了大约2000万美金。而且戴姆勒公司还仅仅只能将“戴姆勒”作为企业名称,却不得将其作为汽车品牌。

  也就是说,随着2008年福特向印度塔塔出售捷豹和路虎,相信“戴姆勒”的车型品牌使用权目前也处于塔塔汽车所有。这对于世界上第一款摩托车和第一款四轮汽车的发明者来说,或许显得颇为讽刺。不过要说戴姆勒公司对摩托车一点不感兴趣那只能说大家对戴姆勒的了解还不够透彻了。

  早在2010年,戴姆勒旗下的高性能子品牌梅赛德斯-AMG(Mercedes-AMG)就和意大利知名摩托车品牌杜卡迪结为联盟。AMG不仅成为了杜卡迪在Moto GP赛事中的赞助商,杜卡迪还为AMG推出过联名版的Diavel AMG特别版车款。而AMG则投桃报李地发布了杜卡迪版的SLK 55 AMG。

  说到AMG,起初只是1967年在德国组建的一家小规模赛车改装俱乐部,两位创始人各取名字的首字母和所在地首字母组合成为了AMG。1967年AMG凭借一辆全面改装的300 SEL获得了Spa 24小时耐力赛的组别冠军、全场亚军,并从此名声鹊起。

  由于AMG主要是针对梅赛德斯的客户提供改装服务,于是戴姆勒在1988年和AMG在赛事领域展开了合作,并在随后的1993年共同合作推出了C36 AMG,最终AMG在1999年1月1日正式成为戴姆勒的全资子公司。

  不过开始AMG还只是梅赛德斯-奔驰车型中的高性能版本,后来随着迈巴赫57和62两款车型的失败,戴姆勒决定将迈巴赫并入梅赛德斯主品牌之下,而同时也将AMG从版本名称提升为梅赛德斯的子品牌。于是迈巴赫、AMG也就和奔驰一样成为了梅赛德斯之下的平行子品牌。

  回到AMG和杜卡迪的合作,就在人们纷纷判断戴姆勒将会在两轮世界中重出江湖的时候,大众集团旗下的奥迪公司宣布正式收购杜卡迪。作为目前欧洲最大的汽车集团,大众这种横刀夺爱的做派人们并不陌生,当年巴伐利亚人迎娶欢庆女神的计划就是狼堡硬生生抢了亲。

  只不过最后BMW还是凭借罗尔斯·罗伊斯在飞机发动机领域的合作得到了劳斯莱斯汽车的商标使用权。而之所以戴姆勒和大众都对摩托车旨在必得,其实完全也是为了和BMW进行制衡。虽说BMW最早是以飞机发动机起家,但实际上真正让公司做大做强的却也是摩托车。

  作为和戴姆勒的相爱相杀了一个世纪的最大对手,BMW从一开始就和戴姆勒有着某一些程度的联系。因为作为BMW的前身,古斯塔夫奥托航空机械制造厂(Gustav Otto Flugmaschinenfabrik)是由古斯塔夫·奥托(Gustav Otto)在1910年创立的,从其姓氏就能猜到他和四冲程发动机的发明人尼古拉斯·奥托有着密切的关系。

  确切的说古斯塔夫就是尼古拉斯的儿子,也就是说BMW创始人的父亲其实是戴姆勒创始人的前老板。假如说古斯塔夫·奥托和戈特利布·戴姆勒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那么这个巨人无疑就是尼古拉斯·奥托。起初古斯塔夫·奥托的业务都是围绕着飞机发动机的制造,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在1914年爆发,公司的经营慢慢的变困难。

  为了摆脱困境,古斯塔夫·奥托不得不接受了新的投资,并在1916年3月7日将公司更名为巴伐利亚飞机制造厂(Bayerische Flugzeug Werke),但随后奥托本人也在1917年离开了公司,而公司经过新一轮重组后再次更名为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GmbH),也就是BMW。

  随着1918年一战的结束,德国飞机制造业受到了限制,于是BMW转而将目光投向了摩托车。1923年BMW推出了旗下第一款摩托车R32,采用了8.6马力494毫升水平对置双缸发动机的R32最高车速可达90公里/小时。此后水平对置双缸发动机也就成为BMW摩托车的最大特点。

  正是基于摩托车打下的良好基础,BMW才在1929年并购了Dixi(迪克西)汽车,并在1933年推出了BMW的首款汽车产品303。时至今日,BMW仍让也是汽车摩托车领域中少数,双线发展的品牌。或许正是在BMW成功案例的鼓舞下,戴姆勒和大众也不断对摩托车领域蠢蠢欲动。

  其实奥迪早在收购杜卡迪之前,也曾经和摩托车有着密切的联系。奥迪的创始人奥古斯特·霍希( August Horch)在1899年和1910年分别建立了霍希和奥迪两家公司后,同样也在战后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与DKW和Wanderer两家公司结为了汽车联盟(Auto Union),也就是后来的四个圈。这其中的DKW早在1922年就慢慢的开始了生产摩托车的历史,甚至比BMW R32的诞生还略早一些。在上世纪20年代,DKW可以算得上是世界最大的摩托车制造商,而且在二战期间也和BMW摩托车共同分享军方的订单。

  相对而言,戴姆勒作为摩托车的发明者反而在这样的领域显得后劲不足。在奥迪收购杜卡迪之后,AMG又将目光投向了另一家意大利摩托车品牌MV奥古斯塔(MV Agusta),相比杜卡迪来说,MV奥古斯塔的定位更高,常被人称为摩托车中的法拉利。2014年AMG收购MV奥古斯塔25%股份,并在随后推出了联名款的F3 800。不过AMG的第二次跨界尝试很快在2017年宣告结束。

  其实关于汽车和摩托车之间的跨界合作可谓不胜枚举。早在上世纪70年代,保时捷的工程师就为哈雷-戴维森NOVA设计了一款V型4缸水冷引擎。短行程高转速的设计可以让这款发动机达到每分钟10000转和135马力,这也算得上哈雷-戴维森在水冷发动机领域的一次大胆尝试。

  随后在2001年,哈雷-戴维森又与保时捷联合设计了V型双缸水冷发动机,并装备在V-Rod系列车型上,因此这也是哈雷百年历史上第一款投入量产的水冷车型。

  除了选择和摩托车厂家合作之外,也有汽车厂家愿意以一己之力完成在摩托车领域的试水。例如道奇就曾经在一台来自蝰蛇的8.3升V10发动机上安装了前后两组车轮和把式转向机构。这款名为战斧(Tomahawk)的摩托车以发动机缸体作为车架,根据资料显示,超过500马力的上限功率可以让最高车速达到676公里/小时,大约相当于0.55马赫。

  当然有汽车厂家尝试制造摩托车也就自然有摩托车厂家打算制造汽车,就比如雅马哈的OX99-11。说到日本的四家摩托车厂家,雅马哈是唯一按照发音翻译为中文名称的品牌,而本田、铃木、川崎都是和大多数日本汽车品牌一样将汉字作为中文名称。

  Yamaha是汉字“山葉”在日语中的读音,其创始人山葉寅楠按照今天的叫法能算得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斜杠青年了。起初山葉寅楠只是一个修理钢琴的技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积累后便开始自己造钢琴,结果一不小心就顺手把其它乐器和音乐周边产品也一起办了。

  早期乐器音箱什么的基本不能离开木质结构,所以山葉寅楠很快就掌握了木工技术,于是打家具、盖房子也就不算事了。由于早期的飞机螺旋桨多为木质,于是很快山葉寅楠又接到了制造螺旋桨的订单。为了测试螺旋桨就要用到发动机,结果外购的发动机不靠谱,山葉寅楠又硬把发动机也造出来。

  有了发动机自然也就离摩托车不远了,于是山葉寅楠在1955年成立了自己的发动机株式会社。也许是觉得只有摩托车不过瘾,雅马哈很快就把发动机发展到了船只和汽车上,甚至还开始了汽车的研发。

  雅马哈的摩托车和摩托艇肯定不算新鲜了,但雅马哈汽车相信多数人都没听说过。不过实际上,雅马哈和丰田从始至终保持着极其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例如大名鼎鼎的丰田AE86使用的4A-GE发动机就是来自雅马哈,此外丰田世纪上的日本唯一一款V12发动机1GZ-FE也是同样来自雅马哈。

  除了丰田之外,福特也是雅马哈的大客户。抛开没什么技术上的含金量的方案,用于沃尔沃XC90的B8444S能算得上是一个最为经典的案例。当时为提升沃尔沃的市场和形象,福特急需为沃尔沃提供一台V8发动机。

  当时路虎以及美国本土车型所使用的V8发动机都过于庞大,不足以满足沃尔沃一直坚守的碰撞安全性,于是便找到雅马哈定制了世界上第一款前横置V8发动机。这台由雅马哈设计并制造的60°夹角V8发动机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并为沃尔沃之后的V8发动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发动机之外,雅马哈甚至还为丰田代工过整车。看过007系列电影《雷霆谷》的观众可能会对其中的丰田2000 GT留有印象。作为日本的首款线 GT被人称为日本第一款值得收藏的车型。这其中雅马哈除了为2000 GT提供了发动机以外,甚至还包揽了车身制作和总装的工作。

  距离整车制造只有一步之遥的雅马哈终于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迈出了更加勇敢的一步。1988年采用1.5T的本田RA168 E发动机的迈凯伦车队在F1全年比赛的16站中包揽了15站冠军,并在其中10站包揽了冠亚军。于是雅马哈在1989年也开始计划染指F1赛场。

  然而在1991年完成了代号为OX99的V12发动机之后,恰逢日本经济危机。于是雅马哈决定改变方向,用这款F1发动机打造一款终极跑车(Hypercar)尽快套现。在一家名为IAD的英国工程咨询公司协助下,雅马哈完成了这款名为OX99-11的作品。

  OX99-11的设计理念甚至比同一时期的迈凯伦F1更为激进。中置方向盘、前后双人座椅、碳纤维底盘、3.5升70°夹角V12发动机使得其售价高达80万美元(略低于迈凯伦F1)。过于昂贵的价格使得OX99-11最终并没找到买家,在完成了红色、蓝色和黄色(后改为英国绿色)3辆样车后,OX99-11项目于1994年终止。

  不过对于另外两家日本摩托车制造商来说,本田和铃木却始终与BMW一样坚持在摩托车和汽车两个领域双线作战。如此多元化的经营方式,其实在中国也同样存在。例如吉利汽车和力帆摩托车也一直都在相对的领域进行着小规模的尝试,不过最近在新能源车领域出现的一对新CP似乎具备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前不久,奇点汽车创始人兼CEO沈海寅以投资人的身份参加了鲨湾科技首款电动摩托车蓝鲨Robor的发布会。在今年上海车展上,沈海寅代表奇点汽车刚刚发布了一款基于丰田eQ车型升级而来的微型智能电动汽车—iC3,而此次蓝鲨Robor的发布也正意味着奇点汽车“大车+小车、4轮+2轮、乘用+商用”的车型布局战略正在慢慢地成型。

  按照奇点汽车的车型规划,专门针对中短途出行场景而生的iC3,将和其首款量产车型iS6实现都市乘用车出行场景的互补。而已于去年10月在湖南省株洲高新区新马工业园正式动工高品质智能电动商用车基地也会从在商用车方面为奇点汽车完善“全场景出行生态图谱”。

  或许正是互联网时代,以智能为基础、以使用者真实的体验为核心的产品构想才能让如此全面的“全场景出行生态图谱”成为现实,而在传统造车时代,这恐怕是非常难以实现的。